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模式

《肃南年鉴(2023)》—康乐镇

发布时间: 2024-12-31 08:33 来源: 《肃南年鉴(2023)》 作者: 县志办 背景色:

【概况】    康乐镇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中部,地处祁连山北麓中段,东望本县马蹄藏族乡,西接本县大河乡,南与青海省祁连县毗邻,北与临泽县倪家营镇、甘州区甘浚镇接壤。境内驻有甘肃农垦宝瓶河牧场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寺大隆自然保护站。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裕固风情走廊、冰沟丹霞和石窝会址等众多旅游资源,曾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卫生乡镇等称号。

【党的建设】    深化“四化四提”强基固本行动,坚持“扩大先进、提升中间、整顿后进”,培树四星级以上党支部7个,改造升级党群服务中心3个,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个,发展党员6名,为298户党员家庭“挂牌亮户”。发挥联盟党委聚力提质作用,以“强党建话振兴促发展”现身说法赛为载体,深入落实“书记项目”,创建“红色村庄党旗红”“榆木庄村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等党建品牌,打造“1+N+13”结对共建文旅产业发展共同体,扶持13名党员致富能人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带动100多名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和人才驿站各1处,多轮次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培育本土工匠、实用文化人才65名。87名党员联系户结合“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一揽子做好防返贫监测、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群众自治活力充分激发。

【旅游产业】    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深入挖掘榆木庄村、红石窝村、大草滩村、赛鼎村等旅游资源,打造多业态民俗风情体验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盘活闲置资源,打造歌舞演艺、电商直播、民俗文化体验场所等业态,提升集镇区域旅游服务和接待能力,全镇培育农(牧)家乐15家(其中三星级5家、四星级1家)、餐饮饭店15家、购物点22家。重点围绕全镇旅游中转点定位,榆木庄民宿度假区成功创建为甘肃省丙级旅游民宿。打造多线路红色旅游体验区,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实施石窝会议纪念碑及周边护栏修缮、石窝山8公里道路安全防护工程等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红石窝草原被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红色草原”,红石窝村被列为全县红色教育基地之一。打造多景观风情走廊体验区,以旅游景区质量提升扩容行动为抓手,实施裕固风情走廊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打造马场滩、干沟门两个示范节点,打造“绿色+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不断拓宽农牧民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和增收渠道。

【文化产业】    精心举办巴音村“喜迎党的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旅游文化艺术节、裕固族传统体育竞赛、“唱红歌鼓干劲·话团结颂党恩”红歌比赛等节会活动,协助举办甘肃省民族歌舞团送文化下乡、市政协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支持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展示传播等各项非遗活动。2022年,认定农牧村实用文化人才市内有效职称4名,县级非遗传承人17人,农牧村实用文化人才20人。

【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落实新修订的《甘肃省草原条例》,先后组织开展禁牧区专项巡查37次。扎实开展高质量“清洁村庄”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回头看”工作,红石窝村获评“优秀清洁村庄”,榆木庄村、康丰村、桦树湾村获评“较好清洁村庄”,大草滩村、巴音村、赛鼎村、墩台子村、隆丰村获评“良好清洁村庄”。推荐各级“美丽庭院”15户。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农牧村卫生户厕31座。进一步健全完善农牧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施垃圾填埋场防飞网工程,配备道路清扫车1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成果不断巩固。创建省级森林小镇,全年完成造林绿化60余亩,种植各类苗木8100余株。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建立完善乡村林长管理责任体系,设置林长公示牌14个,各级林长认真履行巡林护林责任,全年开展巡林150余次,林长制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河湖“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整治行动,镇村两级河长共巡河1400余次,河长制工作网格化组织体系优势全面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