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策解读

关于肃南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3-05-15 10:30:00 背景色:
索引号 620721049/2023-00058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肃南县自然资源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肃南县自然资源局
生成日期 2023-05-15 10:30:00 是否有效

原文链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肃南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一、起草背景及依据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做好我县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甘资发电〔2023〕7号)、《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张政办发〔2023〕49号)及省、市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趋势重点

我县位于河西走廊南侧、祁连山北麓中段,辖区内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变化异常,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以泥石流、山体滑坡为主。根据甘肃省地矿局水勘院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及汛期排查,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9处,其中:泥石流25处、滑坡16处、崩塌14处、不稳定斜坡4处。按照灾害规模划分,中型地质灾害16处,小型地质灾害43处。按照地质灾害险情等级划分,中型19处、小型40处,分别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32.2%、67.8%。威胁人口1899人,威胁财产28535万元。

(一)重点防范时期

根据我县气候变化情况,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可大致分为汛期和冰雪融化期两个防治时段。3~4月冰雪融化期:以冰雪融化、冻土解冻为特征,预防重点为崩塌、滑坡等灾害。5~9月进入汛期,以大雨、暴雨和大暴雨为特征,多可形成山洪,预防重点为泥石流、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陷等灾害。我县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和重点防范期主要集中在6~8月。

气象部门预计2023年1~9月全县降水量略偏多,气温略偏高。其中后冬(1~2月)降水偏少;春季(3~5月)降水略偏多,有春旱;春末夏初(5~6月)降水略偏多,无区域性春末夏初旱,但有干旱少雨时段;第一场透雨出现时间略偏早,在4月中下旬。后冬气温略偏低;春季气温略偏低,无明显春寒或倒春寒;晚霜冻结束日期接近常年,在5月中下旬。春季沙尘暴场次多于常年。夏季(6~8月)降水略偏少,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伏期有干旱。初秋(9月)降水接近常年。

综合考虑降雨趋势、历史灾害分布、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预测2023年,全县地质灾害频度及危害程度总体上属正常年份,趋于平均水平。

(二)重点防范区域

我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县域中部、祁连山北部的大河乡-马蹄乡中低山区及皇城镇东部一带,面积约3737.75km²,占全县总面积的18.48%,区域内主要有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计2023年主汛期内,局地暴雨、短时强降水易发地区主要集中于梨园河、大野口河、西营河河谷两侧,祁丰东部至大河、康乐南部(康白集镇)至马蹄一带,主要威胁城镇、村庄、工矿企业和工程设施、公路以及农田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具体如下:

皇城镇2023年重点防范区域6处:水关村崩塌、北极村二中后滑坡、八四沟泥石流、石头沟泥石流、炸药库沟泥石流、北湾村兔耳索沟泥石流。

马蹄藏族乡2023年重点防范区域3处:下观音殿崩塌、马蹄寺三十三天崩塌、芭蕉湾村张家沟泥石流。 

康乐镇2023年重点防范区域2处:榆木庄村二层台子不稳定斜坡、大草滩村居民点滑坡。

白银蒙古族乡2023年重点防范区域1处:羊圈台子滑坡。

红湾寺镇2023年重点防范区域3处:红湾寺后滑坡、红湾寺镇“八七”红楼北侧泥石流、红湾寺镇“012”工程后坡泥石流。

大河乡2023年重点防范区域4处:喇嘛湾台子不稳定斜坡、西柳沟村深沟滑坡、营盘村九个台子西北坡泥石流、G213线公路白泉门大湾滑坡。

祁丰藏族乡2023年重点防范区域8处:红庙沟泥石流、文殊沟泥石流、文殊村1#无名沟泥石流、文殊村2#无名沟泥石流、白山河泥石流、榆林坝河泥石流、甘坝口东沟泥石流、文殊沟南3#无名沟泥石流。

三、主要任务

(一)调查评价

1.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按照省自然资源厅的要求,开展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的县级成果集成。

2.年度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和应急调查

1)年度地质灾害巡查排查

县级重点开展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督导指导,巡查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情况。乡(镇)组织地质灾害隐患和易发区段开展动态巡查和排查。

2)年度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及动态调查

乡(镇)政府对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危险性及危害性等进行核查、调查,建立核查调查表,录入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

3)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技术支撑

按照《甘肃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张掖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求,按职责做好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与技术支撑等工作任务。

(二)监测预警

1.专群结合监测预警

完成19处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实验点建设和并网运行,提升专群结合监测预警覆盖面和预警能力。

2.群测群防

细化群测群防网格管理,推广群测群防APP应用,建成群测群防员+网格管理员+乡(镇)+县的四级新型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健全群测群防资金保障机制和成功避险奖励机制。强化监测设备配备和技术培训,提高基层群众识灾、观测、辨灾、处置、自救、互救等能力。

(三)综合治理

1.工程治理

1)排危除险工程

对由地震或极端降雨诱发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相关部门采取排危除险减缓或消除隐患。

2)已有治理工程维护和修复

组织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清淤、加固、维修等措施,对受损或防治能力降低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行维护,确保发挥效益。

(四)能力建设

1.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

各相关部门单位及乡(镇)根据需求,配置有关防治技术装备,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

2.提升社会防灾避险能力

面向全社会开展多形式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各相关部门单位、乡(镇)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群测群防员培训,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