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模式

马蹄藏族乡大泉村简介

发布时间: 2025-02-24 09:37 来源: 作者: 背景色:

一、地理位置

大泉村位于马蹄藏族乡东南40公里处,毗邻民乐县顺化镇,距民乐县城23公里。与顺化镇青松村有接壤,与本乡新升村、东城子村西片插花居住。

二、人口情况

截至2023年末,全村户籍人口71户203人,户均2.8人,劳动力115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97人,占47.7%;女性人口106人,占52.2%。常住人口86人,其中藏族3人,汉族83人;60岁及以上29人,占33.7%;青壮年劳动力50人,占58.1%;18岁及以下7人,占8%。外出流动人口117人,占全村人口57%,主要流向新疆、西藏、甘州区、民乐、兰州,从事行业主要为建筑业、妇女多上学陪读。全村共3个农牧片组:东洼湖滩附近片、大马路两边片、村委会上下两边片,村委会位于大马路两边。

三、自然资源情况

大泉村地处山地地带,平均海拔2400米。草原资源:草原总面积6440亩,其中可利用面积5200亩,人均草原23.5亩,村集体草原1670亩。共有57户192人享受第三轮草原奖补资金,人均4500元;全村草场核定载畜量为378个羊单位(以舍饲养殖为主)。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3600亩,其中耕地1091亩,人均耕地4.05亩,实际耕种477.6亩,无流转耕地。

四、交通运输情况

截至2023年末,已建成通村硬化道路1条3公里,养殖牧业点道路为砂石路,全长10公里。完成大泉沟西七村人畜饮水提升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困难。

五、产业发展情况

截至2023年末,全村农作物播565亩,较上年度增加77亩。其中种植粮食作565亩,小麦产量约4万斤。耕地种草100亩。大牲畜存栏4000头(只),牛存栏400头,羊存栏3600只,出栏各类牲畜6000头(只)。家禽饲养量100只,出栏80只。

六、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建设情况: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1名,其中陈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为专业化管理的村党支部书记,韩小琴、张兴国为支部委员。近年来,全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秉持“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党支部+产业”发展新模式。争取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10村联合600千瓦伏发电,年产生收益20万元。目前,村级基础设施完善,村内道路全硬化,村集体经济年收入6.6万元。全村下设网格片区3个(东洼湖滩附近片、大马路两边片、村委会上下两边片),党员中心户38户,联系党员5名,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

党员构成:全村党员11名。其中,女党员3名;50岁以下党员8名、占66.6%,50岁及以上党员3名、占33.3%;初中及以上学历党员7名、占77.7%,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2名、占22.2%。

七、发展思路(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及目标)

一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大泉村有多年种植中药材的优良传统及成熟藏系羊繁育养殖基础。村“两委”因势利导,积极引导村民种植中药材,养殖藏系羊,逐步把村内特色产业做强做大。目前,已成立“杨燕娃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大力推广种植中药材、藜麦等经济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及特色畜牧产业,累计种植燕麦草250亩,中药材100亩。大力推广舍饲养殖产业和细毛羊养殖技术,成立养殖合作社4个,建成舍饲养殖大棚24座,饲养藏系羊5000只,养殖牦牛400余头。

二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计划2023年起,出租村集体闲置房屋、闲置校舍、闲置设施农牧业和水利设施等,以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合作开发等形式,兴办经营项目、吸引投资建设,实现闲置资产保值、增值,增加集体资产收益。村“两委”积极对接现代农业种植大户,以每亩100-200元的价格对外承包,每年可收取租金3万元。

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牧民。进一步拓宽中药材、藏系羊销售渠道,坚持“线上”“线下”两条发展路径,利用村里的专业合作社和销售能手,积极打造农牧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村,做好村级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村工作。同时,组织群众积极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帮助村民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掌握更多增收致富方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