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模式

马蹄藏族乡芭蕉湾村简介

发布时间: 2025-02-24 09:37 来源: 作者: 背景色:

芭蕉湾村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境内,距离乡政府49公里处,东与马蹄藏族乡嘉卜斯村接壤,南邻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西与康乐镇红石窝村隔黑河相望,北与甘州区龙渠乡、大满镇接壤,祁连山腹地一个牧业村全村共84310人,居住着藏、汉、裕固族三个民族,藏族人口266人,达到了全部人口的86%。现有耕地645.5亩,草场30万亩2023年全村养殖各类牲畜2.5 万头(只),年内繁活仔畜 2.2 万只,年出栏2.2 万头(只),全村畜牧业总产值 1760万元。2023年村集体收入30万元左右,经营性收入达到14万元。近年来,芭蕉湾村从乡村振兴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祁连山生态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支部标准化建设、农牧民稳定增收等多个方面着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振兴场面,多次被乡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和“优秀党支部”荣誉称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创建工作

近年来,芭蕉湾村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始终,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两委班子成员为组员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小组,加强对精神文明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逐渐形成了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喜人发展局面

二、强化学习教育,提升创建水平

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芭蕉湾村把学习教育作为提升农牧民文明素养的主要途径。一是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开展“固定党员活动日”、理论宣讲进农村等宣讲活动,不断加强对农牧民群众的学习教育,切实提升农牧民群众的思想理论水平,深刻认识创建市级文明村的重要意义,调动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二提高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各种群众性活动,在全村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教育活动。在文化栏内刊登公民道德章程,使公民道德规范普及教育进村到户深入人心,树立文明新风尚。我们加大投入建设农家书屋1个,藏书超过1500本,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全村深入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文化水平,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三是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科技和教育事业,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采取农民群众易于理解、接受,便于参与的方式,开展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

三、建强文化阵地,丰富文化生活

一是以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机遇,采取全社会发动、各方面支持、多渠道筹资、全方位共建的方式,进一步健全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目前,村建立了2000平方米文化广场、赛马场等文化阵地,同时村里综治室、活动室等阵地全面完善。二是充分利用村文化活动室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政策法纪、科普知识和文明新风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三是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组建村民文艺队伍和体育运动队伍,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的主角,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村文化活动。

四、改善人居环境,树立文明形象

一是针对农牧村“脏、乱、差”的现实问题,我村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域无垃圾行动设立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定期清运生产生活垃圾,打扫公共区域卫生,保证村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二是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根据人居环境整治要求,每月由党员带头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村民各自整理清扫门前“三包”区域,并结合村规民约制定长效整治制度,确保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长效清洁三是广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五星文明户”评比活动,把创建活动与村民的切身利益挂钩,使群众感到政治上光荣、经济上实惠、生活上充实,激发了广大农户积极性。

党员模范引领,村民积极响应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从不松懈。要求全村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类集体活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