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模式

康乐镇巴音村村情概况

发布时间: 2025-02-24 09:16 来源: 作者: 背景色:

一、基本情况

康乐镇巴音村地处康乐镇政府驻地东南方向,东临大草滩村,南至杨哥村,西毗康丰村,北接西牛毛村,总面积88.3平方公里,村委会驻地原康乐区公署旧址,距政府驻地28公里。巴音村是一个以裕固族为主的牧业村,现有人口81222人,有退役军人9人,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9名,2023年人均纯收入约 22091.68元

党建引领聚合力,强化组织保障践初心聚焦四化四提强基固本行动,持续推动“四抓两整治”,实行村党支部网格化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建立“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员联系户”三级网格体系,全村划分9联防组3名退役军人组成的网格辅助人员协同6名党员联系户联系全村重点户,一揽子做好。探索开展“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矛盾纠纷变上访为下访”活动,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引导群众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点单”,多渠道收集群众“微梦想”“微心愿”“微诉求”,形成清单分类管理,并根据党员岗位职责、兴趣特长和服务意愿精准“派单”,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主动“接单”办实事,有效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产业富民增底气,提升幸福指数暖民心巴音村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的71户170人,外出务工的29人。村内草原面积132574亩(核心区58654亩,缓冲区19850亩,实验区54073亩),其中村集体草原面积20831亩,有饲草地285亩。至目前,已建成暖棚羊舍168座,占地面积11013㎡。配种站1座,药浴池1座,2023年绵羊存栏只数5520只,大型牲畜存栏1267头,其中牛1190头、马54匹、驴23匹。争取各类资金120万元,实施细毛羊产业园项目,在巴音老区原供销社驻地建成占地320平方米剪毛棚1座,老区卫生院旧址建成放牧员宿舍一处,受益人口达到56户168人。扎实开展各类惠民优抚行动,走访慰问困难人群120余/次,为9名退役军人发放实施建档立卡并办理优待证,农牧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

基层治理开新局,凝聚乡村振兴精气神。巴音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行“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定期说事、‘码’上响应、接诉即办”24字工作法,“五治”融合治理体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用身边好人好事示范引导,评选各类典型12个,推选全省最美家庭1户。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健全“一约四会”,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积极组织群众文化活动10余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注重吸纳离任村干部退伍军人等农“能行人”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组织他们和村“两委”一道讨论决策村级发展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排查化解邻里矛盾纠纷等,不断增强乡村治理合力,提升治理成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发展思路

下一步,巴音村将明确村庄发展定位,主动学习优秀经验做法,并积极对接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持续做大做强甘肃高山细毛羊产业,以产业兴旺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鼓励农牧民发展养殖业、旅游业、乳产品加工业、民族服装制作业等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指导改革与创新理念带动乡村人口结构调整,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乡村,实现牧家乡居生活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