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最新公告

肃南县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2024年度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 2024-10-08 17:50:00 背景色:
索引号 620721050/2024-00141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肃南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4-10-08 17:50:00 是否有效

为进一步优化全县畜牧产业结构,加快实施好2024年度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不断提全县草原畜牧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共赢。按照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肃南县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工作方案(2023-2025 年)的通知》(县委办发〔2023〕21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立足“三新一高”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积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着力构建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走出一条生态持续改善、产业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生态草原畜牧业发展路子,为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肃南模式”“肃南标准”和“肃南样板”。

二、重点建设任务

聚焦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路径,围绕草原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各环节,夯实基础、固强补弱,着力建设“高质量天然草原修复、高标准优质饲草生产加工和储运、高水平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高品质良种繁育推广、高层次畜产品加工营销”五大体系,持续提高养殖业规模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促进农村三产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协调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高质量天然草原保护修复体系。坚持草原生态底线、草原面积红线,以保护改善天然草原生态为核心,加强保护、建设和利用相结合,持续深化以草定畜、以畜带草的草畜平衡发展模式,对严重三化草原采取禁牧封育等综合措施促进自然修复,鼓励支持以人工种草方式修复草原生态,恢复提升草原生产能力对中轻度三化草原,坚持以草定畜,合理控制放牧牲畜数量和强度,实现草畜平衡,支持采取围栏封育、免耕补播、松土施肥、鼠虫害防治等措施,促进草原植被恢复在水土条件适宜区,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支持建设人工草地和优质储备饲草基地,构建草原休养生息长效机制,稳步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和生态系统健康水平2024年,完成播改良148.947万亩毒杂草治理0.5万亩害防治15万亩。

(二)建设高标准优质饲草生产加工和储运体系。加快牧草丰产栽培、节水增效、适时收制、病虫害防治、草产品加工贮存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粮改饲种养结合试点示范,加大种植规模5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规模100亩以上饲草料生产单元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高产优质苜蓿、青贮玉米、燕麦等优质饲草料生产。培育和发展壮大规模化、专业化优质饲草料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支持购置饲草收贮、加工、储备等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不断创新完善饲草饲料生产、加工、收储、配送机制,进一步提升草原畜牧业供给和防灾减灾能力。新建青贮窖(池)10800立方米、储草棚60座(每座200平方米)、牧草加工配送中心12000平方米、饲草料库1000平方米,购置青贮一体机、电动叉车等8台/套。

(三)建设高水平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体系。按照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标准要求,引导农牧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改善牲畜棚圈、储草棚、青贮窖、饲草料库、动物防疫以及家畜配种等基础设施。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不断丰富“互联网+绿色畜牧业”载体,构建远程畜牧业科技服务、畜牧业科技共享服务平台,建立畜产品产地合格证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体系。加大金融支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支撑现代化养殖体系高效建设,构建生产布局优化、养殖技术领先、经济效益稳定、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畜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新建牛羊舍60座(每座400平方米)、剪毛棚2座(每座400平方米)、堆粪棚2座(每座200平方米)、无害化处理池4座(每座27立方米)、固定防疫注射栏50个(每216平方米),购置清污车、日粮机、填料机、羊毛分级台、剪毛机、打包机等设备178台/套。

(四)建设高品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以县域优良种质资源保护与扩繁为重点,逐步加大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牦牛改良力度,优化全县畜牧业种质结构强化良种母畜和仔畜供应基地建设,完善良种繁育、种质监测、技术推广体系。实施《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系选育》项目,通过引入肉用细毛羊开展杂交,形成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系培育种群,加快构建优良畜种引进、培育、输出、推广“四位一体”的产业格局。引进优质细毛羊种公羊210只、培育优质种羊230只;引进优质含野血牦牛156头、培育优良种公牛150头,购置肉牛冻精10000支,持续推进良种繁育场建设和家畜改良服务站点向农牧村延伸,扩大养殖规模,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提供充足种质资源加快构建优良畜种引进、培育、输出、推广“四位一体”的产业格局。

(五)建设高层次畜产品加工营销体系。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现代农牧业,以养殖业牵引农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围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力争招引入库产业链项目数增加10%以上,到位资金增长25%以上;围绕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牦牛、肃南马鹿产业集群和优势种养产业,加大预制菜原料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预制菜加工企业,力争培育1个预制菜骨干企业、1种优质预制菜产品。培育和支持县域企业提升屠宰精深加工能力,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1%以上。加快建设农畜产品仓储和冷链物流体系,配套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和集配中心,完善市场功能,打造农畜产品流通集散地。以文化赋能、渠道建设、创意策划、品牌宣展为重点,构建“线上+线下”“展示+体验”大品牌大营销体系,严厉打击冒用、套用肃南农畜产品品牌行为,有效提升全县农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认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重大意义,充分发挥肃南县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加快推进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实行“政府统筹运作、企业合作社主导、农牧民参与”的运行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项目建设最大程度发挥各类资源要素聚合效应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全力支持项目建设、管理和发展,加强项目宣传引导力度,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二)强化政策保障。健全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协调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积极做好有关项目和财政资金争取力度,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券项目、信贷资金等拉动作用,引导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科技人员以土地、资产、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入股,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投融资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及农牧民500人(次),夯实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基础。

(三)强化科技创新。推进已实施科研攻关项目进度,保证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时,科研项目成果能为种养殖业提供技术支撑。立足“四个畜牧业”,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相关研究,突破技术瓶颈,促进科技与畜牧业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成熟先进生产技术,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专家工作站,在人才、项目、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协作新模式,提高五大体系科技含量,推动全县畜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人才支撑。建立院地合作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请进来教”和“送出去学”相结合方式,聘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对我县专业技术人员、养殖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选派技术人员进行学习深造和技能培训,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快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依托乡村振兴肉羊肉牛产业专家服务团、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开展常态化技术培训和服务,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亲乡土的养殖实用技术人才,提升畜牧科技推广能力和水平。

(五)强化监管考核。健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建立项目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快速响应机制和资金安全使用保障机制。加强对项目全过程动态监管,落实项目单位退出增补机制,因地制宜对计划项目进行更换调整报备,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发挥考核约束激励作用,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估机制,县委、县政府将对项目推进情况开展综合督查和专项检查,定期调度、定期督查、定期通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目标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