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守草原非遗之美,习蒙绣传世之艺——2025年白银蒙古族乡刺绣培训”正式开班,来自全乡各村的刺绣爱好者及文创从业者齐聚一堂,开启了非遗刺绣技艺的系统学习。
白银乡依托深厚的喀尔喀蒙古族文化底蕴,特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海燕现场授课,授课老师不仅带来了传统技法,更结合本地文创发展实际,分享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本次培训,老师系统讲解了民族刺绣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图案寓意,从自然纹样到吉祥纹样的设计逻辑,帮助学员深入理解技艺背后的“文化密码”,实操环节中,老师手把手指导学员掌握贴边走线的力度与图案配色的技巧运用,并针对不同学员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学员突破技术难点,草原常见的五畜、花卉等图案渐次成形。
“这一针要贴紧纹样边缘,落针力度要均匀,你看这样绣出来的图案更饱满。”非遗传承人杨海燕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参训学员涵盖了不同年龄段,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绣娘,也有初次接触的年轻爱好者。“以前只是跟着家里人学过几针,这次系统学习才知道,我们绣的每一个纹样都有讲究。”年轻学员赵丹说道,“希望学成之后,能设计出我们白银乡特色的文创产品”。
白银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是推动非遗“活起来”“传下去”的关键举措。通过系统培训,学员们不仅提升了蒙绣技艺,更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感受传统民族艺术魅力的同时,农牧民群众多了一项增收特长,一条发展思路,为白银蒙古族乡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