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动态 > 乡镇动态

党建引领筑牢生态屏障 马蹄藏族乡探索林区治理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5-10-11 18:00 来源: 马蹄藏族乡 作者: 夏宝顺 背景色:

地处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核心区域的马蹄藏族乡,近年来通过创新林区党建工作模式,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子。该乡党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加强林区党建工作作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林区治理新格局。

健全联动机制,凝聚林区安全防控合力。立足林区地域广阔与重要生态功能的特殊乡情,乡党委打破林区管理部门壁垒,积极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建立林区治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联合生态管护站、司法所、派出所和各村党支部等多方力量,常态化召开联席会议,聚焦林区护林防火薄弱环节、资源违规占用、地界权属划分等突出矛盾风险隐患点,深入开展排查调处工作。同时,针对传统殡葬祭祀习俗中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纵深推进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科学研究划定集中祭祀点位,大力倡导网上祭祀、集中祭扫等文明祭祀方式,全方位筑牢林区安全防线,让乡风文明在生态保护中焕发新活力。

深化“党建+林长制”,筑牢林区生态安全屏障。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林长制”深度融合。乡、村两级林长均由同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在林区网格化管理中,优先选派党员担任网格长或网格员,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具体党员肩上。同时,广泛开展“先锋护绿”行动,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组织党员开展常态化巡山护林、防火宣传、病虫害监测等活动。在防火戒严期、植树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党员突击队开展隐患排查、应急演练、义务植树等主题活动,通过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带动周边群众自觉参与生态保护,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设立党员民情前哨,破除林区管护盲区。将一批责任心强、熟悉林情社情的农牧村党员聘为护林防火“情报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报告野外违规用火、盗伐盗猎、林木病虫害等异常情况,成为林区动态监测的“移动探头”和“前哨尖兵”,极大弥补了专业管护力量巡查盲区。同时,“情报员”们担任政策“宣传员”,利用日常聊天、串门走访等机会,用群众听得懂的乡音土语,宣传防火知识、法律法规和生态保护政策,让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党员“情报员”,乡党委、乡政府能够更直接、快速地掌握民情民意,为精准施策提供重要参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深挖林区资源潜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借助大都麻优美风光和乡村旅游发展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周边20余户牧家乐开展运营,大都麻村集体民宿入住800余人次,有效带动群众增收5万元。该乡引导沿线村党组织将生态保护要求纳入村规民约,组织党员带头维护旅游环境卫生,打造“党员示范经营户”。鼓励党员参与生态导游、环保监督等岗位,向来访游客传播生态文化,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结合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与管护需求,积极开发公益性管护岗位,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当地党员和群众参与森林抚育、防火等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让群众在参与生态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通过一系列党建引领林区治理的实践探索,马蹄藏族乡实现了森林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林区社会和谐稳定、群众收入稳步增加的多重目标。下一步,乡党委将继续深化和完善林区党建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党建+”内涵,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党建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打造生态更优美、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的美丽林区,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