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康乐镇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肃南县“为民办实事”工作坐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民生保障、养老医疗、教育关爱等各项领域深耕细作,用一件件暖心事、一桩桩实在功,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医疗保障提质增效:从“有保障”到“更优质”的温暖跨越
“在家门口就能让专家看病,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康乐镇德合隆村兰永胜在接受白内障筛查后,难掩激动。这是康乐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缩影。
今年年初,县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走进镇中心卫生院,开展白内障、妇女“两癌”、中老年骨关节病免费筛查及常见病义诊,5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诊疗服务。针对筛查中发现的重度骨关节病患者,协助7名符合条件的群众完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邀请专家主刀为6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依托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该镇中心卫生院升级为“肃南县人民医院康乐分院”,从硬件设施到诊疗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逐步完善,让“小病不出镇、大病有指引”从承诺变为现实。
在健康守护的赛道上,康乐镇从未放慢脚步。针对9至18岁女孩的HPV疫苗接种工作中,镇村干部逐户摸排、全程护航,77人完成首剂接种,27人完成第二针接种,用细致服务筑起青春健康“防火墙”。
民生政策精准落地:从“纸上政策”到“指尖幸福”的深度转化
“政策讲得透,钱到得及时,咱老百姓心里亮堂!”这是康乐镇群众对民生工作的朴实评价。为让惠民政策从“文件”走进“生活”,康乐镇创新线上公众号、短视频的宣传模式实时答疑,镇村干部带着“政策明白纸”入户走访,田间地头、农家炕头都成了政策宣讲的“主阵地”。30余场解读活动,让医保补贴、养老服务、就业培训等政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真金白银的投入,更让民生温度可感可触。截至目前,2703.83万元惠农惠民资金精准滴灌到低保家庭、孤寡老人等群体手中,解决了就医报销、住房安全等120余件“急难愁盼”,60余名70-79岁持证残疾人落实高龄补贴50元,全镇760余名享受城乡居民养老待遇人员全部完成提标。同时,落实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95万元,完成全镇各农牧村牧道维修51.26公里,村道变宽了、房屋变美了、生活变好了,乡村颜值与群众心情一同“焕新”,更让群众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教育关爱护航成长:从“学有所教”到“育有优教”的内涵提升
“电子学生证既能定位,又能一键联系家长,我们在外打工也放心多了!”康乐明德学校学生家长的感慨,道出了教育服务的暖心细节。学校为全校学生配备的电子学生证,架起了家校安全联动的“连心桥”。
不止于此,康乐镇更着力为孩子们打造全面发展的成长乐园,兴趣小组里,传统刺绣、民族歌舞、器乐演奏等特色课程传承着民族文化,尤为动人的是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依托红石窝村“红色草原”资源,开发“重走红军路”“草原上的红色故事”等研学课程。学生们在红色教育基地聆听革命先辈的事迹,在模拟行军中感悟初心使命,成为激励他们成长的“精神养分”。
民生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把群众的“表情包”当作工作的“风向标”,在民生实事的道路上持续发力,让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奋力书写更加温暖的民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