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肃南县自然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强化反馈问题整改。该局坚持把推动督察整改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结合,强力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西安督察反馈问题、县委第六轮巡察反馈问题、例行督察反馈问题及“四个专项整治方案”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逐步转入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坚持动真碰硬、真改实改,坚决杜绝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等形式主义问题,切实做到整改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巩固提升该县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聚力办好民生实事,攻坚重点项目建设。该局立足“保发展、护资源、优服务”工作目标,以空间规划为引领、用地保障为关键,审批改革为抓手,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赋能重大项目落地见效,为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筑牢资源支撑。2025年投资1480万元实施项目2个,均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激活资源利用效能。编制实施《肃南县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1年—2035年)》。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工改系统”严格落实网上申报批工作,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5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4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0项,规划联合验收12项;组织召开县城乡规划委员会2次,讨论并通过项目选址7件。全力保障年度基础性建设、乡村振兴、民生工程和生态保护工程项目用地。至目前,审批建设项目用地3宗,面积88.63亩;审批临时用地5宗,面积156.39亩;供地7宗,面积235.95亩,征收土地出让金77.83万元。强化耕地保护工作,将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逐一挂钩,做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2025年,批准建设项目占用耕地42.285亩,核销存量耕地占补平衡指标42.285亩,确保县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及时做好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土地的调查摸底及消除工作,2025年,上级下达批而未供任务基数221.77公顷,涉及项目9个,已全部供地,处置率100%;下达闲置土地任务基数11.0807公顷,已处置6.6915公顷,处置率60.40%,处置任务已达标。同时,及时公布实施肃南县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肃南县园地林地草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成果,全面完成肃南县城区标定地价更新工作。
深挖矿产资源潜力,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完成拟申报的省级地勘基金项目协查3宗;完成由省厅拟出让的矿业权所涉及的各类、各级别的保护区及保护地查询与上报14宗;公开出让探矿权4宗,协议出让采矿权3宗,收取矿业权出让收益11332.79万元。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已建成绿色矿山7座【国家级3座、省级4座】。
筑牢地灾安全防线,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编制印发《肃南县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巡查440次,巡查人数1161人次,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400余份、防灾工作明白卡300余份。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地质灾害宣传资料1700余份,张贴海报200余份、悬挂条幅20条,开展培训6场次,覆盖群测群防员、村民代表等1000余人次。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等专项活动。至目前,开展矿产资源领域行政执法巡查279余次,出动车辆287余台次、人员781人次。稳步推进129户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在马蹄乡大泉沟新建集中安置点1处,建房130套。现已拨付补助资金114户1140万元,拨付率88.37%,搬迁入住124户,入住率96.1%。
凸显执法监管能力,织密日常undefined网格。强化日常巡查。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过落实目标责任、量化执绩考核、加大巡查频次,扩大巡查范围,开展执法巡查65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及时发现并制止各类违法占用土地、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4起。强化依法查处力度。年内依法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案件3起,罚款金额10.99万元。常态化开展大棚房整治、设施农用地巡查及农村乱占耕地专项整治行动,从严从实对全县“大棚房”问题进行专项和动态巡查,严防回潮反弹;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同时,联合县农业农村局采取“实地核查+资料审查”的方式,对设施农用地项目进行拉网式排查。深化信访维稳工作,办理自然资源领域信访举报和投诉6件;成功调处权属纠纷、侵权纠纷3起,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不断推进信息建设,赋能科技创新发展。实施“耕地智保”系统建设项目,织密监管网络,切实扭转耕地保护手段单一、处置滞后的被动局面;申请资金80万元,实施肃南县实景三维项目,为数字肃南、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提供了三维空间框架和数据分析基础;积极运用“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切实加强对系统资质备案管理等模块的应用,不断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 “智慧” 能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践行登记为民理念。以“降成本、提效率、优服务”为目标,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平台”,优化业务流程,不断完善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和手机APP功能;强化信息共享协同,窗口服务集成化,实现登记+税务“一窗受理”;建立集成服务工作机制,在政务大厅设立引导咨询服务专区、帮办代办服务专区、自助申报服务专区,推行“帮办+一窗+预审”服务模式,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目前,办理转移登记业务113件,帮办代办服务20次。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登记业务办理,共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420本,不动产登记证明95本,出具不动产查询证明490份,受理司法查解封19宗。以民为本,着力化解民生难题,针对“登记难”问题,主动打破“等靠拖”僵局,积极与住建部门、建设项目单位沟通协调,采取容缺受理、分步整改等措施,打破“未验收不能登记”的常规,在严守工程质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指导项目单位做出合规整改承诺后,成功化解登记难住房44套,打通转移登记通道。林权类登记高效办结,全面清查林权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开展林权地籍调查,完成资料移交656宗,42642.26亩,发放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165本,面积3234.562亩。同时,完成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动产权籍调查测绘188宗。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淬炼忠诚干净队伍。抓实理论学习,推动作风建设。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研究制定学习计划,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年累计开展中心组学习12次,交流研讨12次,工委所属各支部集中学习320次。组织参加各类培训班3次,业务知识讲座48场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结合省委巡视和县委巡察反馈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及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抓实政治生活,创建党建品牌。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年内新发展党员4名,按期转正预备党员3名。选优配强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委员,按期完成工委所属7个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28次,召开支委会48次,讲党课28次,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84次。探索“党建+”业务、服务、项目三融合新载体,开展“星级标准化党支部”创星晋级、争先进位,培树先进典型,争创五星支部1个、四星支部5个、三星支部1个。持续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及时传达学习集中整治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和最新工作要求,研究制定《肃南县自然资源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工作计划》,持续深化集中整治工作。抓实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责任,筑牢网络舆论阵地。严格落实党支部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 ,通过支委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提升党员党性素养,自觉抵制网络等新兴媒体负面言论。定期研究意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及时研判自然资源领域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形势。全年党组开展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专题学习2次,分析研判部署工作4次。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公平竞争、民族统战工作,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保密和工、青、妇等工作,落实职工福利、休假待遇,关心老干部、青年职工和女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组织和引领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机关建设,干部职工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