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规范设施农用地全流程管理,坚决遏制“大棚房”问题反弹回潮,切实守牢耕地“非农化”底线,肃南县自然资源局城区自然资源所积极探索创新,构建“两问三查”工作机制,以全链条闭环监管模式推动设施农业用地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好土地要素保障。
“两问”前置把好“源头预审关”。该所建立“双询”机制,在设施农用地审批受理前期,主动靠前对接,详细收集地块用途、区位坐标、建设规模等基础信息,同步向所属村集体、基层组织征询审批意见,全面掌握地块权属性质、历史遗留问题及矛盾纠纷隐患。通过“问需求、问隐患”的双向沟通模式,确保设施农用地权属明晰、用途合规、无争议纠纷,从源头上杜绝违规用地风险,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查”联动强化“全链条”监管。一是严格项目审查。建立“资料初审—问题反馈—整改指导—复核备案”的全流程审核体系,对用地申请材料进行精细化审查,针对地类面积、功能用途等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主动提供政策解读与技术指导,协助乡镇科学调整用地方案,并同步推进设施农用地上图入库工作,实现审批数据与省级监管平台实时对接、动态共享,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应备尽备”。二是强化动态巡查。将设施农用地纳入土地全周期动态监管网络,通过“定期巡查 + 重点抽查 + 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已备案项目实施高频次、全覆盖监测,重点核查实际建设内容与审批方案是否一致,严厉打击“报少建多”“擅自改变用途”等违规行为,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三是构建共查格局。畅通电话、微信、网络等多元化监督渠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管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监督”的协同监管合力,切实提升设施农用地管理效能。
自“两问三查”机制运行以来,该所累计完成设施农用地预审44宗,指导整改优化项目方案13个,推动合规项目高效完成备案入库15个,开展动态巡查60余次,辖区实现设施农用地违法违规问题“零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