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阅读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党政动态 > 部门动态

肃南县:不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

发布时间: 2024-07-12 11:01 来源: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肃南分局 作者: 钟进翔 背景色:

近年来,肃南县坚决扛筑牢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立足生态禀赋,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加快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不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和生态环境的“含金量”,加快转化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生态成色更足。2011年以来,肃南县在甘肃省率先开展“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原保护体系,共争取落实草原补奖资金21.15亿元,县域90%的天然草原由“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畜牧业转向“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现代畜牧业,天然草原植被总盖度达到70.3%,分别高于甘肃省、全国17.4%、14.2%。坚持在治理修复上狠发力,加快推进保护与建设并重、生态与生产并举、治理与改良并进的天然草原修复治理步伐,核心区和缓冲区295户920名农牧民搬迁退出,退减天然草原超载牲畜10.18万个羊单位,围栏改良草原140万亩、防治鼠虫害363万亩,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凸显。坚持在发展方式上促转型,大力推广“牧区繁殖、农区育肥、错季出栏”发展模式,每年近20万只牛羊下山入川“异地借牧”,牲畜舍饲半舍饲养殖率达到75%,天然草原年均减畜量达到4.96万个羊单位,切实减轻天然草原承载压力,实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

二是生态产业健全。农牧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形成良好局面,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成效明显。以绿色、有机、高效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体系基本建成,获批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和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以集约、低碳、循环为特征的生态工业持续巩固提升,投资209亿元的皇城和张掖盘道山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为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提供重要支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以资源、文化、旅游融合持续发力,推进农牧民增收和旅游服务水平双向互动提升,先后创建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377.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59亿元,同比增长152.91%。

三是生态底蕴更深立足“高原”和“绿色”两大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牦牛、肃南马鹿等“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特色内涵,着力在品牌打造上做文章县域7个乡(镇)取得无公害牛羊肉一体化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证书,3个乡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着力在服务体系上聚合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75家、家庭农场1092家,分别较2016年增加33家、877家,基本实现了“基地+牧户+专业合作社+公司”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入社农牧户达到2133户4506人,带动农牧户4800多户,占县农牧户的59.8%。着力在数字赋能上敢创新,建成“生态养殖、放牧体验、远程可视、休闲养生、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共享牧场”7个基地,云端销售的高山细毛羊只均高于市场价400多元,农牧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得到大幅提升。

四是生态价值凸显2022肃南县GEP总量1465.01亿元,是全县GDP的37.92倍,表明肃南县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肃南县被纳入全国首批15个生态综合补偿机制试点县,并通过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方式,“购买”和生态补偿,先后争取并实施国家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草原禁牧1102.26万亩、草畜平衡989.64万亩,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提高到2.68亿元。生态转移支付资金1.38亿元。先后荣获2022年度2023年度全省86个县区10个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荣誉称号“先进县”荣誉称号,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实现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