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自治县各项工作的主线,搭好“连心桥”,画好“同心圆”,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实施“同心圆”工程,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建和意识形态责任制,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格局。打造提升一批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宣传长廊、广场、街道、楼院、景区、文化墙、教育基地等,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实施“金种子”工程,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中小学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挖掘”地域民族文化元素,展示各民族历史文化,讲好民族融合人物故事,引导各族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施“红石榴”工程,激发交往交流交融新活力。组织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基层大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深入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青少年交流、旅游促交往“三项计划”,提升肃南县红湾社区“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品牌,常态化开展民族理论政策宣讲、普通话培训、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扶贫帮困、义诊送药、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实施“幸福花”工程,凝聚美丽乡村建设向心力。坚持以创建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为统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创新开展“草原党旗红·共富先锋行”活动,持续推进“党组织+合作社+产业+农牧户”和“强村带弱村”发展模式,链接带动村和民营企业、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发展,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倍增,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奋力开创全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